原料药的备案流程
原料药备案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,是确保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。根据《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》(药监注生[2015]207号)和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》(国药监注[2018]375号)的相关规定,原料药的备案流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、申请阶段、审核阶段和备案后的持续监管。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流程:
一、准备阶段
1. 确定生产规模和工艺
- 明确生产规模,包括年产量、设备规格、工艺流程等。
- 制定生产工艺,包括生产步骤、关键控制点(QC点)、质量标准等。
- 确定生产工艺验证方案,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。
2. 制定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
- 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用途,制定原料药的质量标准,包括理化性质、元素组成、杂质含量等。
- 制定分析方法,包括高效液相色谱(HPLC)、高效质谱(MS)等,确保检测的准确性。
- 制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(QC点),如称量、混合、过滤等。
3. 确定原料药来源
- 明确原料药的供应商,确保供应商的资质和生产能力符合要求。
- 制定原料药的采购计划,包括数量、时间、验收标准等。
- 签订原料药的供应合同,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。
4. 编写技术文件
- 编写《原料药生产工艺工艺文件》,详细描述生产工艺、设备、工艺参数等。
- 编写《原料药生产质量标准》,明确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。
- 编写《原料药生产记录》,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。
5. 设备和工艺验证
- 验证生产设备的性能,确保设备符合要求。
- 进行生产工艺验证,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。
- 进行关键控制点(QC点)的验证,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。
二、申请阶段
1. 提交备案申请
- 向药品监管部门提交《药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表》,填写所有必要的信息。
- 附带《原料药生产工艺工艺文件》、《原料药生产质量标准》、《原料药生产记录》等技术文件。
- 附带必要的检测报告和供应商资质证明。
2. 提交生产现场核查资料
- 提交《药品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记录》,记录生产现场的检查情况。
- 提交《原料药生产工艺工艺验证报告》、《原料药生产关键控制点验证报告》等。
- 提交供应商资质证明和设备认证证书等。
3. 提交产品一致性检验报告
- 提交《药品一致性检验报告》,证明原料药的质量一致性。
- 提交《原料药生产一致性检验报告》,证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一致性。
三、审核阶段
1. 药品监管部门的现场核查
- 药品监管部门对生产现场进行随机抽查,检查生产工艺、设备、工艺参数、关键控制点等。
- 检查生产记录和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,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。
2. 审查技术文件
- 专家审查《原料药生产工艺工艺文件》、《原料药生产质量标准》等技术文件,确认其科学性和合理性。
- 专家审查《原料药生产记录》,确认生产记录的完整性、真实性和准确性。
3. 产品一致性检验结果的核查
- 专家核查产品一致性检验报告,确认原料药的质量一致性。
- 专家核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(QC点)的验证结果,确认生产过程的稳定性。
4. 提出备案意见
- 专家根据现场核查和审查结果,提出备案意见,确认原料药符合备案要求。
- 专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,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。
四、备案后的持续监管
1. 生产现场的持续监督
- 药品监管部门对生产现场进行持续监督,确保生产工艺、设备、关键控制点等符合规定。
- 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,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。
2. 质量标准的执行检查
- 药品监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标准执行情况。
- 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时要求整改,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。
3. 生产记录的核查
- 药品监管部门检查生产记录的完整性、真实性和准确性。
- 确保生产记录的可追溯性,便于追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。
4. 产品一致性检验的持续验证
- 药品监管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持续验证,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。
- 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进行调查,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。
原料药备案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,需要从准备阶段到审核阶段,再到备案后的持续监管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致的规划和严格的执行。通过遵循上述流程,可以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安全,为药品的生产和上市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。
上述信息,涵盖图片、视频以及各类文字资料,中贸达仅扮演信息存储的角色。若存在任何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,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,切实维护您的权益。
郑重声明
- 延伸阅读:
- 上一篇:fda原料药dmf备案信息
- 下一篇:没有了>

Experts Q & A
外贸专家答疑
为了帮助您更快地解决问题,建议向我们的外贸专家进行咨询,提供专业的方案咨询和策划。
马上留言 (0) 0